俗话说:“千寒易去,一湿难除。”这所谓的“湿邪”,正是中医所常说的“六淫”邪气之一。而湿邪之所以被视为其中最为棘手的存在,因为它悄无声息地慢慢侵蚀你的身体,往往在你毫无察觉之时,就已经深入骨髓。
什么药祛湿效果好?
今天推荐这个祛湿中成药有些特别。尽管其药物组成并非完全针对祛湿,但它却能从源头上解决湿气问题,展现出卓越的祛湿效果。一旦谈及祛湿的中成药,便不得不提及它。这便是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如何祛湿呢?
其关键在于抓住湿气的源头,从根本上断绝湿气的产生。参苓白术散祛湿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直接针对湿气的源头——脾胃进行作用。
脾不仅负责运化水谷精微,还负责运化水液。脾的升清降浊功能使得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都能得到津液的滋养,同时垃圾废水也能被顺利排出。
然而,当脾胃功能虚弱时,运化功能会受损,导致好水的生成效率降低,废水则无法排出,逐渐积聚,湿气问题愈发明显。湿气会进一步困住脾胃,使运化能力更弱,从而形成生湿-脾胃弱-更易生湿的恶性循环。
而参苓白术散能够强健脾胃,使其恢复正常运转。就像齿轮有力地运转起来一样,那些水湿问题也会逐渐得到解决。
参苓白术散源自宋代著名的医学典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该方集健脾、益气、祛湿于一体,是中医祛湿的经典方剂之一。其主要成分包括人参(或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莲子、薏仁、砂仁、桔梗、白扁豆等十味中药。这些药材精心配伍,共同发挥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的功效。
人参(或党参)作为补气要药,人参(此处多指党参)能大补一身之气,尤其擅长补益脾胃之气,为全方之君药。
白术健脾燥湿,与人参协同作用,增强健脾之力,促进脾胃运化功能。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与白术合用,既能健脾又能祛湿,为祛湿之要药。
甘草调和诸药,同时也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增强全方疗效。
山药、莲子、白扁豆三者均有健脾止泻的功效,辅助白术、茯苓加强健脾渗湿的作用。
薏仁利水渗湿,清热排脓,虽性微寒,但在此方中被其他温性药物所中和,发挥其利水而不伤正的特点。
砂仁理气醒脾,桔梗宣肺化痰,同时提升气机,使全方作用更加全面。
参苓白术散有什么功效?
1.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以健脾为核心,通过补益脾胃之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从根本上解决湿气生成的问题。脾胃强健,则水湿得以正常运化,避免湿气内生。
2.渗湿止泻:茯苓、薏仁等利水渗湿药物的应用,使得体内多余的水分得以排出,对于因湿气过重引起的腹泻、便溏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3.安神止汗:方中虽未直接提及安神止汗的药物,但脾胃强健后,气血生化有源,自然能滋养心神,改善失眠多梦、自汗盗汗等症状。
4.补肺固肾:通过健脾益气,间接补益肺气,增强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有助于水液的代谢;同时,莲子等固涩药物的应用,对肾虚不固引起的遗精、带下等症状也有一定疗效。
参苓白术散适合谁吃?
参苓白术散因其药性平和,适用范围极广,几乎适合所有因脾胃虚弱、湿气过重引起的不适症状人群。
1.形体消瘦、食少便溏: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导致食物无法充分吸收利用,出现形体消瘦、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
2.气短咳嗽:脾肺气虚,导致呼吸短促、咳嗽无力等症状。参苓白术散能补脾肺之气,改善这些症状。
3.肢倦乏力:长期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导致身体乏力、精神不振。服用参苓白术散能健脾益气,提振精神。
4.水肿、泄泻:体内湿气过重,导致水肿、泄泻等症状。参苓白术散通过渗湿利水,缓解这些症状。
此外,参苓白术散还适用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脾胃疾病患者,以及因湿气过重引起的慢性咳嗽、鼻炎、荨麻疹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原标题:《一个中成药,主打祛湿,能从根上断绝湿气!大部分人都适用!》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