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客观评价吕布?应该如何全面评价吕布呢?

怎么客观评价吕布?应该如何全面评价吕布呢?

至于吕布唯利是图的指责,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就像太史公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同时代的各路割据势力们,包括袁曹本身就是为各自的利益而做各种事情。所以,用唯利是图指责吕布,除了杀丁原这件事站得住脚之外,其他的事情都站不住脚。这不符合评价历史人物的全面性原则。

03

那应该如何全面评价吕布呢?

如果按是否推动还是阻碍历史发展,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是否表现我们民族高贵品质三个标准评价吕布,则吕布作为三国时代的一个割据的军阀其本身就是否定的。他既没有推动历史发展,对人民也没做什么有益的事情,更没有表现我们民族高贵品质。可以这么说,吕布的高度不足以推动历史发展影响人民利害。不过,如果强行说,吕布诛董卓,为汉室除掉大患,间接的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可以算是他一生为数不多的闪光点。就像司马光说的:“布者反覆乱人,非能辅佐汉室,而又强暴无谋,败亡有证。”如果把“反覆乱人”去掉,那整个评价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按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为前提,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这个标准来做细节化或者性格评价,我认为吕布是一个政治眼光差、政治智商基本在线、客观条件所限而辗转与失败的割据军阀。

04

吕布是一个政治眼光差的人。没有长远的政治考量,最明显的事件就是杀丁原。

丁原对吕布极其器重,吕布在董卓的多重引诱下,没有把持住,最终杀掉丁原,对他的政治声誉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丁原首先政治声誉良好,像杀了董卓,天下人的非议就很少,或者这甚至都是吕布政治生涯为数不多的谈资,他不管跟曹操、二袁和刘备中的谁打起交道来,言必称“有功于汉室”。杀董卓不管出发点如何,是谁都不能否认的。因为董卓坏事做绝,恶名在外,而丁原显然不是如此。

第二,在东汉末年,甚至溯及以往和后世,都是有一定道德评价体系的。特别东汉时期的士人圈子讲究的就是宗族、师生、同乡、联姻等等方式的结合,为自己谋取利益。所以在舆论的宣导下,时人特别看重名节和道德。像吕布这边背叛上级的行径,性质及其恶劣,特别容易得到掌握舆论的士人圈子的唾弃。像王允虽然联合吕布,也对吕布及其轻视。陈宫虽然追随吕布,其实内心对吕布也是不待见。甚至吕布领徐州后,陈登父子更是想尽办法联络曹操,目的就是为了消灭吕布。王允、陈宫和陈登可都是实打实的士人,也就是中原豪族。

第三,丁原和吕布虽然不像《三国演义》中塑造的那样是父子关系,但丁原对吕布及其信任。前面的章节我分析过,吕布的“主簿”是可以参与机要的,妥妥的心腹,史书载丁原对吕布“大见亲待”更是可以证明。杀掉一个非常信任自己的上级,以后谁还敢用他?这应该是二袁、曹操不太信任他的一个真正原因。也是吕布真的没有政治眼光的最重要体现。

这里举个例子,张辽。张辽是吕布的部将,跟着吕布到处流窜。等到曹操杀了吕布,收服张辽后,张辽发挥了他的优势建立功业,在历史上留下了好名声。这其实就是比较正面的例子。

05

政治智商基本在线的人,这个观点我已多次谈到。比较著名的是诛杀董卓后建议王允赦免凉州人、“辕门射戟”调节袁术与刘备矛盾等等。如果仔细去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真实的吕布并不像文学作品里塑造的那样有勇无谋。

元代的三国戏十分发达,吕布的故事也被搬上了舞台。虽然大多数的剧目已佚,但我们仍能从残存的几部剧里窥探吕布形象变化的蛛丝马迹。

现存关于吕布的剧目有无名氏的《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张翼德单战吕布》(张翼德三出小沛》《三国志大全》《貂蝉女》和郑光祖的《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郑光祖的杂剧《虎牢关三战吕布》里,开篇以袁绍为“盟主”的十八路诸侯紧锣密鼓地谋划如何击破吕布,且声势浩大:

某乃冀王袁绍是也,同曹参谋中军压阵,孙元帅奉命监军,俺着刘表、孔融、韩升为前哨,鲍信、乔梅王旷为左哨,韩俞、吴慎、张秀为右哨,陶谦、袁术、赵庄为合后,刘羽、公孙璜、田客为游兵,各按方位,率领大势人马,攻取虎牢关,活捉吕布。众将各依将令,摆下阵势者。然而结果却是“这家奴十分英勇汉家诸侯,难与他拒敌,拨回马,众将逃命去来”。

这里对吕布武艺的渲染较之《平话)则更进一步,十八路诸侯和元帅孙坚均败于吕布最终通过刘关张三兄弟的努力击退了吕布,当然主要是赞扬刘关张的英勇。

该剧还加入了一个细节,吕布因一件小事杀了丁原。一日丁建阳令吾濯足,丁建阳左足上有一玄瘤。某问其故:“足生一瘤者何也?”丁建阳言曰:“足生瘤者,有五霸诸侯之分。”某暗想你足生一瘤,尚有五霸诸侯之分,某足生双瘤,我福分更小似你那?某绰金盆在手,一金盆打杀了丁建阳,就乘骑卷毛赤兔马,后拜董卓为父。

吕布在该剧中成为一名为丁原洗脚的小人物,结合《平话》里吕布声称是丁原侮辱自己而杀了丁原来看郑光祖对该情节进行了夸张的加工,以致于客观上达到了丑化吕布的地步。[2]

06

吕布由于主客观条件所限而辗转,最终成为汉末失败的割据军阀之一。

从上图可以看出,从丁原到董卓,再到王允,吕布似乎一直都在寻找依靠。后来投袁术、袁绍、刘备,乃至最终还想投降曹操,吕布还是在寻找依靠。可见,吕布对自身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的,无论从军队的实力还是经济问题,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与势力无法问鼎最高权力。比如袁术说提供口粮他就屁颠屁颠的听人家鼓动了。这是他辗转多地的客观原因。

而吕布的一路投靠,除了张扬等几个老乡、亲近人物,其他人都在利用甚至排挤、想除掉吕布。这个情况吕布也应该非常清楚。这是他辗转多地的主观原因。

有人将吕布之一生事功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追随王允诛杀董卓;其次是与陈宫、张邈联合企图占据兖州;最后是袭取徐州跻身成为汉末群雄之一。在这三个阶段中吕布接连与王允、袁术、张杨、袁绍、曹操和刘备等人发生联系其中大部分是当时的大姓、名士。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阶段中吕布主要是与王允交往并被视作附庸般的“剑客”。第二阶段中吕布与陈宫、张邈的交往则是“共牧兖州”这与前一阶段相比已经从原来的从属身份上升为了同盟者不过依旧还是被利用的。至于到了第三阶段吕布趁着袁刘交战的机会主动出击、袭取徐州成为一方诸侯俨然领袖人物。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与大姓、名士的交往过程中吕布经历了地位依次上升、从被动到主动的变化随之井行的便是从边地武人到汉末群雄的逐步蜕变这说明了自诛杀董卓以来与大姓、名士之间的交往对吕布的一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之所以会如此则是因为汉末以来无论是何进辅政还是董卓进京抑或是山东兵起、群雄割据东汉末期的政局都是由大姓、名士左右的他们是社会上最具有活动力量的集团。[3]

07

中国近代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蔡东藩对吕布做了一个全面的评价,我觉得我基本认同:

①一箭能销两造兵,温侯也善解纷争;辕门射戟传佳话,如听当年嚆矢声。

②若吕布为反复小人,始依备,继袭备,后复和备,始终误一贫字,安望有成。但观其保护备家,不屑淫掠,至射戟一事,更为刘备排难,此亦未始非豪侠所为。后之朝亲暮仇者,且不布若,可胜慨哉!

③吕布之勇,足以敌曹操,而智谋之不逮操也远甚!操之图布也久矣!督师东来,目无吕布;但布若能用陈宫之计,内外呼应,犄角相援,则操亦未必有成;就使挫失,布在城外,亦可远走,何至为操所擒乎?乃始则被惑于妇人,继则见嫌于部将,虎为人缚,摇尾乞怜,嗟何及哉!

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评价吕布,我认为他就是低配版的董卓。同样出身边境,其勇武超过董卓,都短暂的执掌过中枢,最后都失败的。但无论从政治手段和掌握武力方面看,吕布离董卓差了一大截。

就这?就这!

参考文献:

[1]曹文柱.陈寿评价吕布有失公允说[J].中州学刊.2004(5)

[2]唐良鹏.吕布形象演变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年

[3]杨懿,王舒彦.论汉末吕布[J].襄樊学院报.2012.33(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内容

防水喷雾十大品牌排行榜
365bet足球投注网站

防水喷雾十大品牌排行榜

📅 07-07 👁️ 7671
苹果iPhone 8/Plus红色特别版发布:4月10日开订
365bet足球投注网站

苹果iPhone 8/Plus红色特别版发布:4月10日开订

📅 07-03 👁️ 1187
金融创新
365bet足球投注网站

金融创新

📅 07-07 👁️ 414
什么是Google Play服务? 它为什么如此重要?
beat365亚洲体育投注

什么是Google Play服务? 它为什么如此重要?

📅 06-28 👁️ 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