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赏月”这件事,古人有多认真?

​中秋节“赏月”这件事,古人有多认真?

尽管月亮永恒地悬挂在天空中,但每到中秋,它就变得特殊起来,被赋予一些情感与意义。在今天,赏月的仪式感已经淡了许多,无非是对着月亮拍拍照,或是在网络上对着别人拍下的月亮“赛博赏月”。

对于古人来说,赏月可是中秋的一件大事。为了赏月,他们会通宵达旦:“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也会登高望远:“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还会携上酒食:“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每地还有自己的中秋民俗,比如浙江人会去钱塘江观潮:“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下文中,我们总结了古人对待中秋,是如何“仪式感拉满”的。你的中秋节都有哪些仪式感呢?

赏月这件事,古人有多认真

01

既然赏月,当然需要熬夜,不仅熬夜,古人还喜欢通宵达旦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pèi),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清]陈枚《琼台玩月》故宫博物院

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

——吴自牧《梦梁录》

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吴自牧《梦粱录》)大概是对中秋夜最美妙的一段描述。宋人的祝节活动很丰富,最重要的一项消遣便是赏月,富人喜欢在视野开阔的高台广榭上开宴,罗列美馔酒浆,伴以丝竹歌舞,整夜地寻欢作乐。

……

此外,城中最繁华的商业街一路灯火辉煌,货架上的玩物琳琅满目,夜宵食摊通宵达旦地营业,人们宁愿顶着困倦玩乐,也不愿回到冷清的家中歇息,直到五更天才陆续散场。

——徐鲤《宋宴》

02

祭月与拜月是中秋重要的祭礼,祭拜的对象是“月神”

考三代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莫夕月,所以明有别也。

——王聘珍《大戴礼记》

考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李端《拜新月》

03

古人赏月不在家中,而是要找一个视野开阔、风景秀美的地方

贾母便说:“赏月在山上最好。”因命在那山脊上的大厅上去。众人听说,就忙着在那里去铺设。贾母且在嘉荫堂中吃茶少歇,说些闲话。一时,人回:“都齐备了。”贾母方扶着人上山来。王夫人等因说:“恐石上苔滑,还是坐竹椅上去。”贾母道:“天天有人打扫,况且极平稳的宽路,何必不疏散疏散筋骨。”于是贾赦贾政等在前导引,又是两个老婆子秉着两把羊角手罩,鸳鸯、琥珀、尤氏等贴身搀扶,邢夫人等在后围随,从下逶迤而上,不过百余步,至山之峰脊上,便是这座敞厅。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庄。于厅前平台上列下桌椅,又用一架大围屏隔作两间。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

——曹雪芹《红楼梦》

影视剧《红楼梦》

关于国内赏月胜景,有“十大赏月胜地”的说法,不过并无定论。

其中一个版本的十大赏月胜地为:

二泉映月——在江苏无锡惠山山麓。

三潭印月——在杭州西湖。

二十四桥明月——在扬州。

三江映双月——在四川宜宾市的“三江口”。

平湖秋月——在杭州西湖白堤西端。

月照松林——在江西庐山牯牛岭。

石湖串月——在苏州西南湖上。

太清水月——在青岛崂山太清宫。

象鼻山夜月——在广西桂林象鼻山。

三月共赏——在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

另一个版本的十大赏月胜地为:

庐山的沐月——浪漫胜地,即“月照松林”之景。

扬州的“二十四桥明月”——诗意胜地。

桂林的三月——观景胜地。

青岛的“太清水月”——意境胜地。

大理的“访月”——与苍山雪景相映成趣,人称“银苍玉洱”。

宜宾的“三江映双月”——异象胜地。

兰州的冷月——幽思胜地。

杭州的水月——玩月胜地,包括“三潭印月”“平湖秋月”。

三亚的“天涯明月”——传说胜地,在三亚市的鹿回头山顶公园。

黄山的“仙月”——静心胜地。

——黄涛《中秋》

[宋] 叶肖岩《西湖十景图·平湖秋月》

中秋佳节,吃好喝好

01

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月饼都是中秋的保留项目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

——苏轼《月饼》

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馈送。西苑翤藕。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刘若愚《酌中志》

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袁枚喜《随园食单》

02

除月饼之外,中秋的吃食种类可是相当丰盛哩

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周公旦《周礼》

芋头、田螺

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

——《潮州府志》

八月望夜赏月,尚剥芋、食螺。

——《广东通志》

石榴

京城中秋,石榴必不可少,寓意团圆多福。

——《北京风俗志》

广寒糕

桂花糕在宋朝文人界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广寒糕。此名来源于月亮的俗称“广寒宫”。传说高高在上的广寒宫中居住着一只三脚蟾蜍,并有一株吴刚永远砍不倒的老桂树。

“蟾宫折桂”因而被看作夺冠的代名词,意寓应考得中。放榜前夕,士子会互赠广寒糕以表祝福,类似新年吃鱼为了讨得“年年有余"的好彩头构成桂花糕的三大元素是米粉(糯米粉或黏米粉)糖和桂花,而作为灵魂配料的桂花,可用糖溃桂花、干桂花或鲜桂花,广寒糕用的是鲜桂花。

现采鲜花,择去青蒂,洒上甘草水,与米粉拌为粉糊,也许还加几勺糖增添甜味,蒸熟。米粉从颜色到口味都得到升华,原本的米白色变为诱人的淡金,咀嚼时饱满的馥郁甜香充盈于口腔,仿佛刚食下一把鲜花。

——徐鲤《宋宴》

一时进入榭中,只见栏杆外另放着两张竹案,一个上面设着杯箸酒具,一个上头设着茶筅茶盂各色茶具。那边有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这一边另外几个丫头也煽风炉烫酒呢。贾母喜的忙问:“这茶想的到,且是地方,东西都干净。

一齐进入亭子,献过茶,凤姐忙着搭桌子,要杯箸。上面一桌,贾母、薛姨妈、宝钗、黛玉、宝玉,东边一桌,史湘云、王夫人、迎、探、惜,西边靠门一桌,李纨和凤姐的,虚设坐位,二人皆不敢坐,只在贾母王夫人两桌上伺候。凤姐吩咐:“螃蟹不可多拿来,仍旧放在蒸笼里,拿十个来,吃了再拿。”一面又要水洗了手,站在贾母跟前剥蟹肉,头次让薛姨妈。薛姨妈道:“我自己掰着吃香甜,不用人让。”凤姐便奉与贾母。二次的便与宝玉,又说:“把酒烫的滚热的拿来。”又命小丫头们去取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预备洗手。

——曹雪芹《红楼梦》

轻寒风凛凛,良夜景暄暄。争饼嘲黄发,分瓜笑绿媛。

——曹雪芹《红楼梦》

03

赏月吟诗,怎可以无酒?

风露清,月华明,明月万家欢笑声。洗金觥,拂玉筝。月也多情,唤起南楼兴。

——元·散曲《中吕·迎仙客·十二月》

[宋]马远 《月下把杯》天津博物馆

中秋夜,饮玉卮,满酌不须辞。沉醉后,仰望时,月明儿,便似个青铜镜儿。

——元·散曲《商调·梧叶儿·十二月》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屈原《九歌·东皇太一》

中秋玩月,不知始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此后,班班形于篇什。今则不问华夷,所在皆然也。

——朱弁《曲洧旧闻》

月满光尤好,秋殷气更清。频年苦阴雨,此夜独清明。后阁罗甥妹,前堂合弟兄。团圆最相称,尽饮至深更。

——孔平仲《熙宁四年中秋》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各地有各地的中秋习俗

01

浙江人,去钱塘江观潮

每年中秋时期特别是农历八月十八,杭州、绍兴、余杭、海宁以至上海等钱塘江附近的人们都有观潮的习俗。钱江涌潮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观潮胜地,其壮观景色只有巴西的亚马孙河可与之媲美。诗人苏轼曾留下“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名句。八月十八前后,在浙江省海宁市盐官、新仓、黄湾等地沿岸长堤,八方宾客云集,人声鼎沸,多个观潮点的人数合计在数十万人之上。潮水来时,势如万马奔腾,呼啸而至,潮头最高接近3米,遇到河床阻力翻起的浪头可达10米以上。

潮水推进速度达到每秒4—6米,涌潮推力达到每平方米7吨,可轻而易举卷走几吨重的大石头。潮涌奇观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月球引力、太阳引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导致每天两次涨潮。每月月初与月中,太阳、月亮、地球的位置趋于一条直线,在一月中引力最大,都有较大潮涌,都可观潮。由于夏季至秋季降雨大增,秋潮比春潮要大。而农历八月十五,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椭圆形轨道上处于一年中离太阳最近的位置,太阳引力最大,因而形成每年一度的最大潮涌,是观潮的最佳时机。其次,钱塘潮涌奇观的形成与钱塘江入海口的特殊地形有关。钱塘江入海的杭州湾呈喇叭状,海潮进入喇叭口时,开始并无障碍,但到瓶颈处,潮水在较狭窄的河道内遇阻挤撞,而后边的潮水一波波涌来,潮头升高,再往前行,遇到长达数里、横在江中的积沙带时,潮水遇阻喧腾并层叠推高,激发成气势磅礴的大潮。观潮最佳处在海宁盐官镇。

——黄涛《中秋》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

[宋]李嵩《月夜看潮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02

苏州人,去虎丘赴晚会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

自生公台、千人石、鹅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

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

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

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征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句字,藻鉴随之。

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萧一缕,哀涩清绵,与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

三鼓,月孤气肃,人皆寂阒,不杂蚊虻。

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

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

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存百十人焉。

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张岱《虎丘中秋夜》

03

北京人,得供兔儿爷

莫提旧债万愁删,忘却时光心自闲;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争摆兔儿山。

——杨静亭《都门纪略》

团圆果共枕头瓜,香蜡庭前敬月华。月饼高堆尖宝塔,家家都供兔儿爷。

——杨米人《竹枝词》

兔儿爷

04

河南人,去开封看“铁塔燃灯”

河南开封的中秋节习俗最有特色的是“铁塔燃灯”。铁塔历史悠久,建筑精湛,外观雄伟秀拔,是开封的标志性建筑物,当地有“来开封不登铁塔,等于没来过开封”的说法。铁塔位于开封城东北部,因当年建在开宝寺内,又称开宝寺塔。铁塔始建于北宋皇祐元年(1049),其外表用褐色琉璃砖镶嵌,远看颜色如铁,故民间称为“铁塔”。塔高55.88米,楼阁式结构,平面为八角形,共13层。该塔自古以来就有中秋节燃灯的惯制。每次约用油50斤。塔灯点燃后,远远望去,犹如火龙腾空,十分壮观。元代诗人冯子振留传下来一首吟咏中秋铁塔燃灯盛况的诗歌:

擎天一柱碍云低,破暗功同日月齐。

半夜火龙翻地轴,八方星象下天梯。

光摇滟滪沿珠蚌,影落沧溟照水犀。

火焰逼人高万丈,倒提铁笔向空提。

——黄涛《中秋》

05

厦门人,“玩会饼博状元”

闽南过中秋节除了赏月、吃月饼之外,有一项富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节令活动——“玩会饼博状元”,尤以厦门为盛。

会饼博状元本是历史上用月饼来博彩头的一种游戏,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程序繁复的节庆民俗活动。

“会饼”就是大家会集在一起玩月饼、博彩头的意思,而彩头就是状元、榜眼、探花等古代科举中的功名以及相应的月饼奖品。它在形式上带有赌博的性质,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赌博,因具相当程度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当地中秋节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赵佶《闰中秋月》

会饼的地点可以在公园、路边、厅堂等公共场所,也可以在家院中。这种活动以“会”为单位。一般一“会”由四五人组成。每“会”使用的月饼有固定的数量和质地差等。一“会”使用一套月饼:六十三块,大小、用料、口味不等,分为六种,设状元饼一个、对堂(榜眼)饼两个、三红(探花)饼四个、四进(进士)饼八个、二举(举人)饼十六个、一秀(秀才)饼三十二个。状元饼最大,直径约二十厘米,饼面饰有“嫦娥奔月”“桂树玉兔”之类的图案,榜眼饼直径约十三厘米,依次减小,秀才饼直径在一点七厘米左右。游戏时,要准备六个骰子,一个瓷碗。每人将六个骰子掷入碗中,按规定的点数组合样式和点数多少确定获得哪种月饼。

饼的种类、等级的设置基本仿照科举制度的四级考试体系。科举制度确立于唐代,完善于宋代,明清时期延续了这套制度并将之推向极致。明清时期的科举分为四级:通过郡县级的院试者俗称秀才,通过省级的乡试者称为举人,通过京师礼部举办的会试者称为贡士;会试发榜后不久,再举行殿试,由内阁大臣批阅试卷将所有贡士预排名次,最后由皇帝确定三甲进士榜:一甲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皇帝圈定后张贴用黄纸书写的进士榜,此榜又称金榜,考中进士就是金榜题名。由于一般殿试并不淘汰生员,所以考中会试的贡士实际上就是准进士,最后都能获进士资格,所以会饼就不设贡士等级。

——黄涛《中秋》

编辑 | 轻浊、飞起来的各种东西、流浪学家

主编 | 魏冰心

原标题:《​中秋节“赏月”这件事,古人有多认真?》

阅读原文

相关内容

拉菲红酒报价表,拉菲红酒多少钱一瓶?
beat365亚洲体育投注

拉菲红酒报价表,拉菲红酒多少钱一瓶?

📅 07-26 👁️ 6967
苹果手机怎么用迅雷
beat365亚洲体育投注

苹果手机怎么用迅雷

📅 08-04 👁️ 9364
【C/C++】原子操作详解与底层处理机制
365bet足球投注网站

【C/C++】原子操作详解与底层处理机制

📅 06-30 👁️ 9243
一学就会!Word 打开密码取消攻略
(0755) 3656 3788

一学就会!Word 打开密码取消攻略

📅 07-01 👁️ 4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