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商品常见规格的鉴别

人参商品常见规格的鉴别

摘要

针对人参商品规格较多,容易混淆,笔者对人参常见各种规格的特征,形态鉴别进行阐述。

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

的干燥根及根茎。品种有栽培的,称为园参;野生的,称为山参;如将幼小的山参或园参移植于田园或山野而长成的,称为移山参。由于生产加工方法不同,常见的有以下规格:

一、野山参

野山参是自生于山野,也不需任何人工管理,在它的生长过程中,从不被移动(栽),以果实成熟时采收较好。采收时先拨开泥土,防止损伤枝根及须根。挖出后,用青苔和树皮将参裏好带回,野山参多加工成生晒参,糖参二种。

野山参参体较粗,有明显的枣核艼,马芽芦,表面细腻,平滑,黄白色。芦头细长,芦碗密,上部扭曲。肩横纹细且深,色灰黑多呈连续螺旋状,皮细而紧,光而不粗,俗称“细结皮”。参腿1~2支,参须长,,质韧,珍珠疙瘩明显,通常以“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概述其外形。野山参常分为8个等级。

二、移山参

多指参农在寻找野山参时,发现的山参幼苗,挖回后,因考虑参体太小,又栽在附近熟悉的山野,任其自然生长多年后,挖出加工,这种参称为移山参,移山参加工成商品同野山参。

移山参体形似野山参,但主要下部多肥大,纹粗而浅,多数是断纹,常延续到主根中部,须根珍珠点少,芦头较粗而无三节芦。大多呈扫帚须。

三、红 参

目前巿场上出售的红参多系园参加工而成。园参是参农精心栽培出来的,由于栽培时间的长短,以及生长条件的不同,参的形状就各有不同,为了区别参的形状和质量,大体上分为两类,即普通红参和边条红参。

普通红参:栽培时间较短、六年(三、三制)起货。特点是芦短,身子短而粗胖,参皮较嫩,加工后肩不起横皱纹。普通红参常有:20支普通红参,32支普通红参,48支,80支,小货普通红参。

边条红参:栽培时间较长,一般认为边条红参质量优于普通红参,价格也比普通红参高。系将园参种子撒布在参畦内精心管理

。一般用二、三、三或三、三、三制栽培法,所谓二、三、三制栽培法,即育苗后栽种两年挖起,经过整理后移栽一次,过三年再移栽一次。每次倒栽时必须经过挑选,正体、下须等工序,一般只留两条腿,多余的必须全部掐掉,要经过8~9年做货。

边条红参的特征:呈现三长体,即芦长,身长,腿长,身长径园,腿细长,有2~3个分枝,有的形容它是体形窈窕,杨柳细腰,全体饱滿足壮,有纵纹而无抽沟。由于栽培时间较长,所以参皮较老,肩有横皱纹,年久之参上端去净粗皮处显黄皮,俗称“黄马褂”。有的断面显菊心。边条红参常分为16

支边条,25支边条红参、35支边条红参、45支边条红参、55支边条红参、80支边条红参等规格。

生晒参与白参

生晒参与白参的区别主要是加工方法的不同,生晒参是将精细栽培5~7年的园参剪去小支根,日晒一天后,用硫磺熏后,置日光下晒干,称为生晒参,如不除去小支根,有完整的芦、艼、须者,加工时将须、艼用白线緾绕,称为全须生晒参。

生晒参:主根长3~15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灰黄色,有明显环纹及多数纵皱纹,有3~5个短支根,体轻,质硬而脆,断面灰白色,有菊花纹,显粉性,气香,味微苦。

白参:主根长3~15百米,直径1~2厘米。表面淡黄白色,上端有较多断续的环纹,白参的特点是:形体较好,多为顺直体,根茎较红参长,须根分散短而脆。

糖参

糖参是将鲜参洗净,轩沸水中浸泡3~7分钟,用特制的针沿平行与垂直方向刺小孔,浸于浓糖液中2~3次,每次10~12小时,取出晒干,称为糖参。

糖参主根长约3.5~10厘米,直径0.5~2.5厘米,表面淡黄白色,外皮松泡,上端有较多的断续环纹,遍体有点状表皮剥落及细根痕迹,可见加工时针剌的点状痕迹和糖样结晶,断面平坦淡黄白色,有裂隙,气香,味较甜而微苦,嚼之化渣。

参须

因加工方法不同,商品有红直须,白直须,红弯须,白弯须等品种。

红直须:为较粗的细支根。一般长10厘米以上,棕红色。体表有纵皱及须根脱落痕,少数有栓皮剥落现象。断面棕红色。平坦,类圆形,边缘弯曲成波状。质坚脆,气香,味苦。多扎成一小梱一小梱。

白直须:为较粗的支根。性状同红直须、惟表面黄白色。多数已无外皮。断面类白色。

红弯须:为棕色的细支根及须根,长短粗细不等。质脆,味苦。

白弯须:多为须根,常成饼状。黄白色,性状同红弯须。

新开河参与冻干参

新开河参与冻干参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人参加工增加的新品种。新开河人参栽培方法独特,加工工艺精良,具有身长,芦长、腿长、皮老、纹深等特点,其有效成分各项指标,居国际领先水平。

冻干参:此加工方法,不仅保持了人参的天然外形,而且减少了人参总皂甙的流失。从而使人参在储藏过程中,人参总皂甙的含量稳定。性状同鲜人参。

主要参考文献:

王求淦:人参常见伪品浅析,中药通报,9:17,1986

成都中医学院等:中药鉴定学、26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江苏新医学编,中药大辞典,3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本文发表在《光明中药》1992年第2期。

相关内容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楚乔而不是淳儿?
(0755) 3656 3788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楚乔而不是淳儿?

📅 09-25 👁️ 6004
手机怎么发电子稿
365bet足球投注网站

手机怎么发电子稿

📅 09-21 👁️ 3224